
https://www.nytimes.com/interactive/2025/03/31/well/move/burpee-exercise-technique.html
波比跳(英語:Burpee),又譯做剝皮跳,也叫立臥撐,是一種是用於力量訓練的全身運動,它結合深蹲、伏地以及跳躍動作,可鍛練全身達七成肌肉,包括核心肌肉、腳、腰、背、手及臀部等,同時也使用作為有氧運動的活動。
步驟
[編輯]一般而言,是進行四個步驟,即所謂的「四動剝皮」(four-count burpee):
- 第一動:始為站立姿勢,雙腳與肩同寬自然站立。
- 第二動:髖關節屈曲同時保持脊柱挺直,彎曲膝蓋盡可能深蹲。
- 第三動:蹲下後雙手撐在地面,與肩同寬。
- 第四動:雙腳向後用力蹬至高平板式姿勢,並收緊核心,完成一個伏地挺身的動作。
- 第五動:雙腳跳回深蹲時姿勢。
- 第六動:收小腹,運用大腿肌肉使身體向上跳起來,並回到站姿著地。
常見錯誤:
- 當已感到疲倦,例如在訓練中末期,此時做波比跳很可能打亂姿勢,使肩膀承受的衝擊與壓力更大。
- 做波比跳時無法保持核心用力,導致身體「軟掉」,容易傷到下背部。這種情況最常見於伏地挺身動作時。
- 著地時,如果用的是腳趾而非腳掌,膝蓋會承受很大的壓力,且完全沒有運用到臀肌力量。
源起
[編輯]根據《牛津線上詞典》,這個運動的名稱是來自於1930年代的美國生理學家羅亞爾·H·波比(Royal Huddleston Burpee),他研發了「波比測試」(burpee test)。他在1940年代,從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應用生理學博士學位,當時他的論文是想要找到一種快速又簡單的方法來衡量健康程度。[1] 這個方法開始流行,是因為美軍加入二次大戰時,美國募兵處用此法來衡量被招募者的健壯程度。這個動作是由一系列運動練習以快速連續的方式進行的,這個健身試驗是用於快速測量靈活性、協調和強度。[2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